▼
已经“阳康”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恼人的“小尾巴”?结合近日中医内科门诊情况来看,“阳康”后困扰患者的症状多为气阴两虚、脾胃虚寒、瘀阻脉络所导致,从中医角度来看,这些症状是余邪未尽、正气未复的表现。
▲穴位敷贴、拔罐
针灸推拿科护士长王娟娟向我们介绍,针对患者的各种症状,我们可以通过如艾灸、拔罐、穴位敷贴等方式,为患者补气养血、滋阴温阳,从而达到阴阳平衡,让正气逐渐恢复的效果。因为正值“三九寒冬”,中医特色治疗室也正采用“三九贴”帮助患者降气止咳、健脾温阳、扶正驱邪,从而增强免疫力。
身体虚了如何“扶正”
中医适宜技术的及时介入调养和干预,可以扶正助阳,调理脏腑气血,帮助我们增强防御外界邪气的能力,但在此时,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自身的悉心调养也尤为重要。许多朋友在经历了感染新冠病毒的高烧、浑身痛等症状之后,逐渐转阴。但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,身体并没有完全恢复到“阳”之前的状态,发现自己的身体变“虚”了,经常感觉累,走几步路就累得气喘吁吁,还动不动就爱出虚汗。

提升正气,抵御外邪
中成药:玉屏风散(颗粒)玉屏风散(颗粒),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。中医有句话叫“不患邪之不去,而患邪之复来”,意思是,不怕你病好不了,就怕你病好了之后再复发。玉屏风散(颗粒)就是一剂既能祛邪扶正,又能补充我们亏损元气的中成药,非常适合那些体虚、爱出汗的人来调理。

捏脊就是捏脊梁骨,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。捏的时候,不必拘泥于穴位,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行走路线,捏脊可以刺激到两条经络。捏脊有调理脏腑、疏通经络、升降气机的作用。脏腑功能正常了,气血就得以充盛。捏脊特别适合小儿,效果尤佳。

1、足三里
足三里是一个自古公认的强壮穴。现代医学实验研究也表明,艾灸足三里能提高免疫功能。

艾灸方法:灸足三里穴,一般进行温和灸,操作时点燃艾条一端,对准足三里,约2~3厘米左右进行艾灸,使患者局部有热感即可,一般每侧持续灸10~15分钟,皮肤稍微红晕即可。
2、关元穴
关元俗称“丹田”。中医理论认为关元穴是人体元气聚集的部位,艾灸关元可温助阳气、固护人体正气、祛除外邪。

艾灸方法:采取坐位或仰卧位,把艾条点着放在关元穴上,离皮肤约2~3厘米,持续20~30分钟即可。
✓温州老年病医院中医护理门诊
温州老年病医院中医护理门诊(中医特色治疗室)以“辨证施护”为原则,应用中医护理技术,结合其他护理干预手段,为广大患者及亚健康人群宣教中医养生保健知识,提供中医特色护理、专科疾病康复指导、健康咨询等服务。门诊开启了中医护理由病房转入门诊治疗的护理新模式,让门诊患者、出院患者均能便捷地享受中医特色护理服务。
本门诊现有高年资护理人员8名,开展有内科便秘推拿、内科失眠推拿、穴位敷贴、耳穴压豆、刮痧、拔罐、艾灸、牵引及其他理疗项目等。

▲中医护理门诊护理团队